×
  • 登录

注册账号 |  忘记密码

社交账号登录
潍坊临朐:水中活化石 “鲟”出致富路

  潍坊临朐:水中活化石 “鲟”出致富路盛夏时节,万物竞绿。行走在潍坊市临朐县弥河两岸,山水交相辉映,河边嬉戏的野鸭,时而翱翔蓝天时而翻飞觅食的白鹭,为大自然平添了几分生机和活力,构成了一幅美丽和谐的自然生态画卷,这种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得临朐成为了农业产业现代化发展的沃土。

  6月19日,记者走进潍坊市临朐县冶源街道徐家王舍村,身穿“渔夫裤”的徐建正在自家“观鱼台”上忙活。只见他来回地穿梭在二十多厘米宽的鱼池沿。清澈的山泉水缓缓流进波光粼粼的水池中,一条条鲟鱼摇头摆尾、悠闲游动。“这两个鱼池是鲟鱼池;那边的三个是亲鱼池……”他一边比划一边徐徐道来。

  别看现在徐建说起来头头是道,但在几年前,他对养殖业却十分陌生。“当时我刚从部队转业,对养殖行业可以说是一窍不通。我想的是溯水而居,凭水养生,依水前行。我们冶源是养鱼大镇,山泉众多,得天独厚的条件造就了鱼类品质好、品相好、口感好的特点,而被誉为‘水中活化石’的鲟鱼,对水质要求十分苛刻,我们这里的优质水源非常适宜鲟鱼养殖。所以我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养殖鲟鱼。”

  引水方知开源不易。最初鲟鱼的品种选择就让徐建犯了难。“当时我和朋友揣着仅有的5万块钱到山西,购买了第一批‘史氏鲟鱼’鲟鱼苗,一共7000斤,承包了一个小鱼塘。”

  由于没有养殖方面的经验,徐建多次到养殖户家中拜访,跟他们学习养殖方面的技术半岛,同时还通过上网查询资料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他的努力下,那年鲟鱼养得不错,一斤鱼卖到22元。徐建也因此赚到了养殖路上的第一桶金。

  然而在养殖过程中,徐建很快发现,“史氏鲟鱼”这个品种虽然品相好、肉质鲜嫩,但存在不耐运输、不耐病等问题,品种重新选择的难题再次出现。“我先后外出北京、河北等地考察学习,探索出了‘西伯利亚鲟鱼’和‘小体鲟鱼’的杂交品种,这种鲟鱼抗病能力强、耐运输,并且肉质更好。最终确定了鲟鱼的品种。”

  此外,鲟鱼的饲养过程也十分讲究,从鱼苗到成品鱼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过硬的技术。“在鱼的喂养方面要注意按时按点,春夏秋冬都得卡着点喂。同时也要根据鱼的大小,喂食的间隔不同,饲料也不一样。”徐建介绍说。

  几年的摸爬滚打,让徐建成为了远近有名的养殖大户。在徐建看来,一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是富。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他牵头成立了临朐首家鲟鱼合作社——顺通鲟鱼养殖合作社。当时,政府对我们非常支持。定期邀请专家来培训,技术指导员经常来调研指导。那时候我已经建了20个鱼塘,后来先后有五六十户村民加入了合作社,整个合作社年销量达到200万斤以上。”徐建说。

  村民冯元泉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最早加入合作社,也最早从合作社受益。“我从2006年开始养鱼,一开始小打小闹养了三五千条,又要操心养殖,又担心价格,还怕没有销路,一年也就赚个两三万块钱,赔本的时候也常有。”冯元泉坦言,加入了合作社后,一切都迈入正规化,不愁销,而他的任务就是把鱼养好,坐等分红就行。

  依托淡水鱼专业养殖合作社,临朐县相关部门还为广大社员统一提供技术推广、疫病防治、市场销售、兽药研发、资金支持等全方位服务,形成了集鱼卵采集、孵化、喂养、销售及饲料加工于一体的产业体系。目前,临朐县鲟鱼养殖户108户,可实现年收入1.3亿元,年产量六千吨。从“无中生有”到“亿元产业”鲟鱼已经在临朐“鲟”出致富之路。

  “近年来,临朐县健全现代农业产业、生产、经营三大体系,培育和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推动终端型、体验型、循环型、智慧型等新产业新业态,培育1—2个特色鲜明、有一定规模的主导产业,加快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实现全产业链发展。”临朐县委、副县长周作刚表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