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者挖掘机的江湖故事_车家号_发现车生活_汽车之家中国自古就是“基建狂魔”,著名戏曲“孟姜女哭长城”就是关于中国基建的早期周边文艺作品。由此可见,“搞工程”这件事儿的的确确在中国由来已久。
今天早上在群里看到一个图,说是有个老哥去按脚(正规的那种)且和小妹相谈甚欢——直到小妹说自己前几天刚刚去考了“一级建造师”——老哥实在绷不住了。
倒也不是说现在这个社会有多卷,我只能说“搞工程”这件事在中国几乎是天然的“正确”,和土木工程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小妹都有一颗当项目经理的心。
随便到街上看看,只要是有工地的地方,上到九十九,下到刚会走,老少爷们儿们很难不被挖掘机所吸引。
走在路上,看到正在工作的挖掘机,必须当场立定行注目礼,俨然已经变成了行走江湖的基本礼仪。《西游记》里的唐僧见庙就拜,我寻思今天男人们看挖掘机和这也差不多。
横向来看,卡特、小松、徐工这样的挖掘机的生产商先把产品交给各地的代理商,然后代理商再将挖机卖给包工头们。包工头们承接各地的工地任务,开着拖车带着自己的挖机和司机师傅去干活。
纵向来看,挖掘机这一行讲究的就是“传承”:新人要从学徒做起,先在旁边围观,然后再试着学习一些简单的操作,做一些简单的任务。
对购买了挖机的工头来说,他们购买挖机,每个月都要按揭还款,只要不开工就算是赔钱。但对于挖机师傅来说,停工意味着收入中断,一旦长期停工没活儿干,很多挖机司机就会心灰意冷,转行当外卖小哥或者当滴滴司机。
坦白说,挖机司机的工资很高,平均水平8000元,月薪破万并不稀奇。但这种工资只是一种“裸工资”——没有社保、没有医保,每月工作30天,每天工作10小时——换算成时薪,其实远远低于普通的上班族。
对开挖机的工人师傅来说,加班和倒班属于家常便饭,作息不规律、昼夜颠倒早已形成了习惯。工地上的事情往往千变万化,有时候一天都没活儿,然后在傍晚下班的时候突然一个电话叫你过去挖坑。
除了操作挖机,挖掘机的保养也是挖机师傅的任务:黄油、机油、维修、清洗......开挖掘机看上去很威风,但背后的工作却很艰辛。
学车的时候,每天要想着哄师傅开心,看着老板的脸色,给车做保养,每天啥事儿不想就想着自己啥时候能独立开车。
但等到自己真的开上车了,更多的问题也就浮现了——夏天在裸露的土地上顶着太阳,冬天在旷野里迎着风雪,同时还要面对工地里的各种噪音和粉尘。节假日和休息也是几乎不存在的,对于挖机师傅来说,除了过年和停工就没有休息的时间。
另外,由于挖机师傅和工头之间的雇佣形式,挖机师傅也几乎都没有“五险一金”。工作生活在项目上,精神娱乐活动也极其匮乏。现在有了手机,精神生活稍微好转了一些,但很多工人日常除了刷抖音和抽烟几乎没有什么其他的娱乐。
挖掘机要做的事情,绝不仅仅是在空旷的平地上挖土。废墟拆楼、山中挖矿、隧道掘进,都需要挖掘机出手,粉尘噪音都是小问题,一旦遇到倒塌或者塌方,挖机师傅就是第一个受伤的人。
对于工头来说,挖机是他们的“心肝宝贝”,是真正的经济学意义上的“资产”,一个个家庭的生活就寄托在这些钢铁巨兽的身上,有很多人是借了亲戚朋友的钱才攒够了买挖机的首付款,一旦逾期,厂商就会把机器收回。对于他们来说,最关心的就是两件事,一是开工,二是保值。
最近两年,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一些地方的项目陷入了停工的状态——开不了工,买来的挖机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停在空地上“晒铁”。停工就意味着收入来源被掐断,工头们一家老小的日子恐怕就很难过了。
在“挖机人”的社区里,很多人都在感慨今年生意不好做。有些地方开工很早,大年初一就要干活,但往后却没什么工程了。
开年的时候大家给机器做了保养,结果到了七八月份才又进入保养时间。满打满算,很多挖机八个月才干了500小时。而往年,一台挖机半年的工作时长应该在1000小时以上。
一旦挺不过去,不少工头就会选择卖掉手上的挖掘机,于是也就催生出了非常兴旺的“二手挖机市场”。因此,保值,成了工头们在购买挖机必须考虑的事情。
影响保值的因素,第一个就是品牌。一般来说,进口品牌挖机的保值率普遍高于国产,在国产品牌里,徐工和三一是第一梯队,拥有国内最强保值率。其次就是后面的雷沃、山推、中联、山河智能。
不过,品牌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举个例子,瑞典沃尔沃挖掘机的品质很好,一口气用个十年八年都不算事儿,在业内有极高的口碑。
但沃尔沃的保值能力却很一般,沃尔沃的二手价甚至还比不上低一两个段位的对手的二手价。原因就是,沃尔沃的“二次成本”实在太高了——原厂的配件极其昂贵,买得起整车,买不起配件。也难怪有“挖机人”戏称:一台二手沃尔沃能养活一个修理厂。
另一个影响保值的因素是机器的油耗。事实上,别管买的是一手挖机还是二手挖机,油耗成本都是一笔不菲的支出。
柴油一升7块钱,一台中型挖掘机,一天怎么也要烧80几升,四舍五入就是600多。算上接近2000元左右台班费,每天都有2600元的成本。
二手挖机的车况不如一手,油耗蹭蹭往上涨,虽然入手价格便宜,但后期的变动成本却可能很高。更别提很多项目都在荒郊野岭,挖掘机停在荒野之中,难免吸引一些“油耗子”半夜里摸上来偷油。
中国有全球最大的挖掘机市场,全球每销售100台挖掘机,有30台都在中国境内。世界前五强的挖机品牌,其中就有我们的徐工和三一。
目前来看,国内的挖掘机市场已经牢牢控制在国产品牌的手中,国外品牌虽然也很强势、也很有竞争力,但并不能影响大局。
以2020年的挖机市场为例,全国一共卖出了接近30万台各种型号的挖掘机,其中三一品牌占了9万,徐工集团占了5万,全球最强的工程机械品牌卡特彼勒(CAT)在中国市场上只卖掉了3万多台,只能屈居第三。
日本小松(Komatsu)和神户制钢(Kobelco)虽然品牌不错,但在国内市场上的占有率其实很低。
更值得关注的则是中国挖掘机品牌的平均吨位——以2020年的水平来看,国产挖机平均的吨位为15.5吨——国产挖掘机已经不再满足于小型,开始向中型和重型市场进军了。
以徐工集团为例,徐工集团研制了一系列的重型矿山挖掘机,平均吨位都在百吨以上。徐工矿用挖掘机的队伍里,个头最小的XE700D都有69吨重,个头最大的XE7000E则重达660吨。最关键的是,除此之外,徐工还能制造专用的矿用卡车。
要知道,超大型高端矿山挖掘机和矿山卡车长期以来一直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专利,整个市场常年都被利勃海尔和CAT这样的欧美品牌控制。
徐工集团硬是在这条战线上撕开了一个口子,打破了欧美的垄断,设备出口了海外许多国家——连澳洲铁矿场都在用徐工的设备。
挖掘机的市场格局虽然已经固定了,但竞争依旧激烈。这个行业非常“卷”,只要你不进步,那么就等于在退步。
今天我们在市面上见到的这些挖掘机品牌:美国卡特,日本小松、住友、日立,德国的利勃海尔,中国的徐工、三一、中联、柳工,韩国的斗山、现代......每一个都是从历史上搏杀出来“卷王”。
任何挖掘机都是由这几个部分构成的:发动机、驾驶舱(操纵系统)、底盘、大小臂、挖斗、液压件。简单的结构,意味着制造它不算难事。但简单的结构也意味着,想在这个赛道上做出创新将会难如登天半岛官方app。
十年下来,挖掘机的技术已经基本被国内外这么多厂商彻底玩儿透了。对于业内人士来说,挖掘机再怎么发展也不会超出他们想象力的边界,因为不管怎么搞,都不过是在对这几个地方进行一次又一次的升级而已。
比如,现在挖机行业的一个主流趋势是“无尾挖掘机”。普通的挖掘机后面有一个大大的“”,里面装着发动机和保持平衡的配重。但问题是,稳定倒是稳定了,可是这种“大”会让挖掘机无法在隧道、峡谷、建筑内部这样的狭窄的空间里工作。
东北的林场,林木茂密,以前用的是带有配重的传统挖掘机,在密林间行进的时候,往往需要在履带两边留出一米的宽度来让挖掘机的机身通过,工作的时候也要留心四周,以免在回转过程里撞到树木。
但现在换成“无尾机”之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无尾机”的机身非常“小巧”——只要是履带能开过去,机身就能开过去。在回转过程中,挖掘机的也不会超出履带的范围,根本不需要担心撞到障碍的事情。
这就是挖掘机这个行业的逻辑:不见得需要你掌握特别高精尖的技术,但你一定要懂客户的需求,你一定要知道客户喜欢什么、害怕什么。
不过,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几乎没有见过大资本们几百亿几百亿投资工程机械行业的原因——因为这个产业的概念太朴实、逻辑太简单、玩法太透明了,一目了然,几乎没什么想象空间。
挖掘机市场的繁荣其实取决于这个社会的土木工程市场是否繁荣。2008年以来,中国进入超高速发展模式,基建狂魔火力全开,挖掘机市场极度繁荣。上到厂商,下到师傅,每一个人都过得很开心。
但从2011年开始,随着中国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和政策调整,中国的基建步伐放缓,挖机市场也就开始渐渐降温。
对于挖掘机厂商来说,如果只做挖掘机,那么路就走窄了。谁都看得出来,最大的一盘菜已经吃完了,剩下的只有一些边边角角。如果想继续生存下去,就必须扩展自己的产品线。只做挖掘机是没办法养活自己的,还要去做吊车、混凝土车、装载机、压路机......总之,就是要在各种工程机械的市场上都留下自己的痕迹。
未来,主流市场上可能只会存在两种挖掘机:一种是数百吨的超重型矿山挖掘机,另一种就是数百公斤的迷你挖掘机——未来,挖掘机可能会“工具化”——成为农民伯伯们最喜欢的农具。
国内第一梯队的徐工和三一都已经完成了全行业布局,从挖掘机、装载机,到吊车、钻机、叉车都有涉及。国内第二梯队的中联重科也在这条道路上积极探索。
同理,同样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向上游进军,做零部件,特别是核心零部件,也是工程机械厂商的突破路线。
相比起全赛道布局,“上游”的路线似乎更难一些,在全球主流的工程机械制造商的序列中,只有美国的卡特彼勒在做动力系统,其他厂商均没有参与。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国毕竟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有很多没有发展成熟的地方,尽管我们成为了“挖机大国”“挖机强国”,但中国的挖掘机市场仍然不算成熟。理由很简单,中国挖机市场的销量波动性很强——欧美及日本市场的波动幅度一般在1万台以下,而我们则在2.5万台左右。
上周徐工集团粉丝节,徐工集团王民聊了很多关于工程机械行业的故事。对挖掘机制造商来说,最忌讳的就是产能过剩。
尤其是在还不成熟的中国市场上,2.5万台的波动幅度对企业和代理商意味着巨大的经营风险。稍不注意,每个厂商、每个代理手中就会有成百上千台挖掘机卖不出去。
挖掘机可不是小玩意儿,几百台挖掘机摆在一起足够铺满一个标准足球场,采购费用和维护费用暂且不论,光是停车场的租赁费就够很多厂商发愁了。
因此,中国挖掘机厂商必然要对自己进行改革,要将自己的生产线智能化、柔性化——同样一套生产线,我既可以生产不足一吨的迷你挖掘机,也可以生产几十吨的大型挖掘机,品种很多,但每一批的量都很小。
从徐工集团的生产线来看,徐工集团的智能化水平已经非常高了——整条生产线上的工人加起来可能还不到30人,大量的工序都被机器人所替代,生产效率很高。给大型部件拧螺丝就像打游戏一样,跟着屏幕上的指示一步步操作,拧好一个螺丝,上面就出现一个绿色的标记。
当前这个时期,工程机械企业的另一重困难来自于国际形势——之前,我们可以到国外收购各种优质资产,徐工和三一等国内企业都在欧美收购了一些老牌企业,获得了一大批技术。但现在,这种策略越来越不现实了。
对中国工程机械厂商来说,未来的趋势其实已经很明显了。随着建设逐渐完成,挖掘机这个行业的未来终究会归于低调沉寂。